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太赫茲波是指頻率在0.1THz~10THz內的電磁波,它的波長介于30~3000μm,在頻譜中的位置處于微波和可見光之間,長波段部分與毫米波重合,短波段部分與紅外線重合,在電磁波頻譜中占據非常特殊的位置,具有很多特殊的性質:寬帶性、互補性、瞬態性、相干性、低能性、投射性。相對于毫米波而言,太赫茲波的頻率更高、波長更短,因此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強的方向性和更大的信息容量,同時器件可以更??;相對于光波而言,太赫茲波具有更強的穿透性,適合于云霧、硝煙等極.端惡劣環境。太赫茲頻率源是...
近日,受水母聽石結構對超低頻聲信號響應靈敏的啟發,中北大學王任鑫副教授、張文棟教授課題組開發了一種新穎的壓阻式仿生矢量水聽器(OVH),其核心敏感結構為頂端集成空心球體的仿生纖毛(密閉中空球外徑1mm,內徑530μm,直桿粗350μm,高3.5mm),基于摩方精密PμSL3D打印技術(nanoArchP130,光學精度2μm)制備而成。OVH接收靈敏度達-202.1dB@100Hz(0dB@1V/μPa),工作頻帶為20-200Hz,OVH的平均等效聲壓靈敏度達到-173.8...
MonsurIslam是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的一名博士后,她計劃用3D打印制備碳結構用于定制化的組織工程支架。Islam的研究重點是3D打印玻璃化碳材料,這種材料通常可通過3D打印前驅體材料然后進行碳化實現的。為了成功制備所需要的支架,Islam需要一臺兼具高分辨率和大幅面制作能力的3D打印機以及適當的碳化前驅體材料。尋找合適的3D打印機Islam博士嘗試用雙光子聚合打印技術和臺式立體光刻系統打印支架的前驅體結構。然而,這些系統被大幅面打印的分辨率和前驅體材料的可用性所限制...
IMcoMET是皮膚癌治療領域的生物技術初創公司。他們致力于改變腫瘤微環境。他們正在開創一種新型免疫療法,有望從根本上改變治療皮膚癌的方式。癌細胞可以通過發送偽.裝信號來欺騙免疫系統,這些偽.裝信號主要是蛋白質構成的分子,它們產生癌細胞并將其釋放到細胞周圍的液體中,這些液體通常就是我們所說的腫瘤微環境。免疫療法的目的是消滅偽.裝信號、刺激免疫反應并使其正常消滅癌細胞。他們開發了一種基于微流控和微針的技術,可物理移除腫瘤微環境及其所有成分,以便被健康組織替代。M-Duo®...
近年來,柔性電子在可穿戴設備、電子皮膚等眾多應用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以水凝膠為基質設計的柔性電子由于其良好的導電性、柔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特點受到廣泛的關注,在柔性傳感器、柔性能源器件及人機接口等方面表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面投影微立體光刻3D打印技術(PμSL)可快速制造并成型任意形狀和定制設計的結構,為以水凝膠基質設計的柔性電子器件的制造提供了靈活性和簡便性。結合3D打印技術,并對水凝膠進行諸如超抗凍、超拉伸、導電等性能設計,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水凝膠的功能和應用范圍。近...
增材制造又稱3D打印是一項新興技術,其為制造高度復雜的三維幾何形狀產品提供了靈活和快速的平臺。3D打印在諸如航空航天、能源、機械超材料和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的應用有*的優勢。立體光刻技術是一種最早和廣泛使用的增材制造技術,微立體光刻技術(PµSL)用紫外線光束在光敏樹脂表面有選擇地固化,投射出的圖案能夠以微米級的高分辨率制造復雜的三維結構。一方面,由于3D打印產品潛在的廣泛應用,開發適用于高分辨率立體光刻技術的新型光敏樹脂和預聚物有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陶瓷材料廣泛...
6月1日,歐美3D打印紙媒Developed3D評選出了30個來自各地的新技術清單,他們相信這些技術將改變成千上萬的設計師、工程師以及產品研發人員的工作流程。這其中就包含了一家源自中國的企業——BMF摩方。這個名單是從上百家競爭者名單挑選出來的,在這個排名中,有些產品來自一些老牌公司,也有一些新面孔的初創公司,評選團隊認為,這些新技術將極大地推動2020年的產品研發工作。以下是30家入選公司名單及其入選產品(排名不分先后):AESUB(三維掃描高亮噴霧)ADDITIVEFLO...
拉脹超材料是20世紀90年代起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類功能和結構一體化的多孔材料。與常規材料不同,拉脹超材料承受單軸拉伸(壓縮)載荷時,在與載荷垂直的方向發生膨脹(收縮)而表現出負泊松比效應。由于這種特殊的變形,拉脹超材料相較于傳統多孔材料具有更*的性能,如超常彈性常數、抗壓痕性、抗沖擊性、抗斷裂韌性、滲透可變性以及能量吸收性能等。此外,拉脹超材料還表現出曲面同向性的*物理性能。手性拉脹結構是一種典型的二維拉脹蜂窩結構,其元胞結構由中心圓環和與之相切的肋桿組成,根據切點數目的不同,...